据中国地震台测定,10月7日21时49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北纬23.4度,东经100.5度)发生了6.6级地震,震中位于永平镇,震源深度5公里,临沧、德宏、西双版纳等地震感强烈,大理、楚雄、昆明等地有震感,云南省启动救灾应急一级响应。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已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于8日清晨乘飞机从北京前往灾区。近年来地震频发,值得广大社会及政府高度重视,在灾情预测及地震当中,科技的力量是很大的,其中光学技术,光学仪器设备的作用不容小觑。
震前预测安防工作“三连环”
预警:RFID传感收集地址活动信息:物联网最主要的本质就是RFID标签技术,通过RFID和传感器收集的数据用来判别位置偏移量。RFID即射频识别(英文: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缩写: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据悉,曾有英国科学家正在研究使用RFID和传感器来监控地震中的房屋,并把已建成在希腊的原型称为"自治愈"房屋,能与建筑中的RFID标签和传感器可共同构建一套警报系统,来预警即将到来的地震。
报警产品:及时监测新震情:报警产品主要是报警传感器的应用,如震动感应器、温度感应器、烟雾感应器等等。当建筑发生轻微晃动或者局部位置引发明火烟雾时,传感器可将信号传递给报警主机,报警主机联动到整个安防系统,触发整个系统中的报警装置,警示人员逃离。此外,用地震报警器监测到新震情也显得尤为重要。
智能分析摄像机:智能分析在视频安防行业应用已久,应用较多的智能分析规则主要有快速移动、人员聚集、徘徊、跨界等等。根据地震前的一些预兆性知识,如震前动物会有反常性的行为动作,将这些动作设置到智能分析规则,作为一个反常现象的参考,提醒相关人员的注意。
以鲁甸地震为例。地震发生后,应急系统需要具有“千里眼”和“顺风耳”的优势,用来处理突发重大事件,在此次地震救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8月3日地震发生以后,视频监控承担了应急指挥系统的调度、指挥等功能,缩短各部门灾害预警及工作部署时间。在抗击地震过程中为应急指挥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现场资料。在通报险情、指挥救援、紧急救助等方面所发挥出的作用,是传统语音通信系统无法替代的。此外,其不仅在人员不能进入的地方进行拍摄并实时传回图像,且还可在救护受伤人员时实现远程会诊。
震后搜救:红外传感等探测器就是“天使”降临
热成像摄像机:热成像摄像机有别于常规的摄像机,可将所到之处的景物热辐射的差异显现在画面中,该摄像机的监控范围较远,能以“公里”计算。在震后的大片废墟中,可及时发现远处人员信息,也可用来探测、检测废墟中是否有人员待救,还可用来调度直升飞机等高空设备的物流轨迹等等。
雷达生命探测仪:雷达生命探测仪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命探测仪,它主动探测的方式使其不易受到温度、湿度、噪音、现场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能非常敏锐地捕捉到极为微弱的运动,从这些微动中得到呼吸、心跳的有关信息,从而辨识有无生命。并有效区别动物和人的心脏跳动,搜索在废墟下23米范围内的被埋人员,探测是否存在生命迹象,系统可以在3分钟内搜索127立方米的空间区域,并提供遇难者的位置和信息。
蛇眼生命探测仪:其摄像头和电缆完全防水,有线无线功能兼容,支持多国语言,小巧,操作简单,可记录视频和拍照。高灵敏度的音频生命探测仪采用两级放大技术,探头内置频率放大器,通过探测地下微弱的诸如被困者呻吟、呼喊、爬动、敲打等产生的音频声波和振动波,判断生命是否存在。
红外生命探测仪:能经受救援现场的恶劣条件,可在震后的浓烟、大火和黑暗的环境中搜寻生命。红外生命探测仪探测出遇难者身体的热量,光学系统将接收到的人体热辐射能量聚焦在红外传感器上后转变成电信号,处理后经监视器显示红外热像图,从而帮助救援人员确定遇难者的位置。
音频生命探测仪:应用声波及震动波的原理,采用先进的微电子处理器和声音/振动传感器,进行全方位的振动信息收集,可探测以空气为载体的各种声波和以其它媒体为载体的振动,并将非目标的噪音波和其它生命探测仪背景干扰波过滤,进而迅速确定被困者的位置。可单人操作,180度旋转,可伸缩,拆卸,调节探头亮度,防水。
视频生命探测仪:该仪器适用于在有限空间和使用常规方法,救援人员难以接近的情况下开展救援工作。全方位音视频生命探测仪采用Wholer专业直流监视器,操作简单。其坚固建设和运动部件的情况下使其非常耐用,适合在现场使用,可捕捉图像,冻结形象,保存图像视频及回顾。前端音视频探头360度旋转,可通过其与遇难人员对讲,更快了解伤员情况,以提供具体决策。